分类 中江概论 下的文章
关于芜湖的综述性文章芜湖目连戏(《芜湖文史资料7》第009篇)
作者:茆耕茹 芜湖及其周邻的南陵、繁昌、宣城(今宣州市寒亭、文昌一带)、郎溪(定埠、梅渚)、当涂(大官圩)五县,也包括泾县、宁国,过去都曾演出过《目连戏》。 近代皖东南的目连戏群中,其影响最大的要算是南陵目连戏。自咸、同(1874年)后,南陵目连戏已独树一帜,事实上已成为当时皖东南,乃致整...
芜湖曲艺兴衰史(《芜湖文史资料7》第010篇)
作者:汪沛池 (一) “曲艺”一词,包括各种说唱艺术,起源于民间。如弹词、大鼓、相声、快板、评书和扬琴等,都流行民间,富有很浓的地方色彩。其始于什么年代,根据芜湖艺人传说,推侧其始于唐初。 传说唐初(785-805)朝鲜新罗国王子金乔觉笃信佛教寻地修炼。他先到了芜湖赭山,住了不久感到地基...
浆染尚芜湖
作者:沐昌根 “织造尚松江,浆染尚芜湖”,这是明代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《天工开物》“布衣”一节中的两句话。它记载了在商品经济有较大发展的明代,芜湖已成为中国浆染业的中心,在全国独领风骚。那时,芜湖浆染业与上海松江的棉纺织业、苏杭二卅的丝织业、铅山的造纸业和景德镇的制瓷业,形成为中国五大手工业专...
铁到芜湖自成钢
作者:沐昌根 “铁到芜湖自成钢”,这是芜湖坊间流传已久的一句民谚,它说明历史上的芜湖冶铁技术精湛,名闻遐迩,特别是明代芜湖独创的“苏钢”炼钢法被写进了多种版本的经济史、科技史、冶铁史和文化史的著作,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冶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。 一、源远流长的冶铁技术 芜湖冶金业最早可追...
发达的芜湖古代造船业
作者:沐昌根 交通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,我们祖先早在七八千年前就发明了舟船。成书于西周(约公元前11 世纪-公元前771年)初叶的《易经》说:“黄帝、尧舜……刳木为舟,剡木为楫,舟楫之利,以修不通”。《史记·夏本记》记载禹治水“陆行乘车,水行乘舟”。《诗经》有“二子乘舟”之句。我国最...
芜湖建置由来
芜湖古称鸠兹的由来 芜湖是个历史悠久的古城。最早的行政建置,据现存古代文献记载,是春秋时期吴国的鸠兹邑。《左传》鲁襄公三年(前570年)载:“楚子重伐吴,为简之师,克鸠兹,至于衡山。”晋杜预注云:“鸠兹,吴邑。在丹阳芜湖县东,今皋夷也。”《后汉书・郡国志》“芜湖”注:“鸠兹意指鸠鸟栖息繁...
芜湖市历史地理概述
芜湖市位于安徽省的东南部,滨临于世界第三大河——长江的中下游,正当水陆交通的要冲。我们的祖先很早以来就在这里生息。伴随着人类的进步,历史的发展,芜湖市有着发生、发展历史,城址也经历了转移、扩大的过程。本文试探索这一历史过程与规律,从城市历史地理的角度,求得对这一城市的职能和发展方向的深入认...
芜湖早期人和三次移民
一九五九年《考古》杂志刊登的《芜湖蒋公山遗址调查小记》里写道,五八年,安徽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,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——石斧,就是在大、小荆山一带出土的。这表明至迟在四五千年以前,芜湖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。这是最早的芜湖人。 古书上把远古时代居住在我国四方边境上的民族,叫作“东夷”、“西戎”...
编者的话(《芜湖古今》第000篇)
编者的话 《芜湖古今》是在中共芜湖市委和芜湖市人民政府支持下,由芜湖市文化局组织人员编写的。 我们希望本书能成为读者了解芜湖的参考资料,能为地方史志的编写者提供一些素材;同时,随着芜湖的对外开放,也希望本书能成为外国旅游者了解芜湖的一把钥匙。在本书编写过程中,我们力求史料翔实,文字通俗,即...
最新回复